前陣子聽了報導者Podcast,關於盧彥勳的訪問,當中提到很多在剛開始職業化過程遇到的挑戰跟狀況,很推薦大家去聽。
這則報導讓我想到「網球優等生」(Baby Step)這本漫畫,高一的主角從一個網球門外漢,一步一步地(當然在現實世界中依然是神級成長)在訓練中心、地區、高中,然後也有不少篇幅在描寫初入職業的困境。
雖然這本漫畫斷在一個完全難以想像的地方,但仍然相當推薦。
回到台灣的網球,我想非常逆風的丟個想法,如果今天你自己是個運動員,你會不會希望你的支持跟後援團隊,是詹家姐妹的團隊?(我知道很多熟悉網球圈的朋友,知道很多風向呈現以外的事情,不過今天就不在事實辯證這邊走深)
職業運動員跟其周遭的團隊,一定的程度內,去為自己爭取最多的資源跟機會,說實在,在詹家姐妹的爭議中,如果不是往往涉及到國家為參賽單位的國際賽事,我不覺得有太多值得非議之處。
而即便有甚麼利用自己的資源,去影響修改些規則更有利於自己,那也只是說明了決策跟制定規則的人,所擁有的資源跟能力,沒有充分到不會(那麼容易)被影響。
如果真的疼惜相對於詹家姐妹的其他選手,該做的應該是讓她們有著更接近詹家的團隊能力。
#ahutopian